开封市符祥区天气预报_开封符祥区历史天气
1.关于钟的传说都有什么
2.丰顺的春节有哪些民俗习惯?
3.黄河变化的原因!!!急!急!急!
4.灵山大佛详细资料大全
5.光明顶是哪个山
关于钟的传说都有什么
自来钟的传说 长沙人有句俗话:“飞来石、自来钟,岳麓后山铁蜈蚣”。 岳麓山上有口大钟,夹在云麓宫旁一株古银杏树上。 传说古时候,岳麓山下有个老渔夫。他有一对聪明伶俐的女儿,一个叫金仙,一个叫水仙。她俩身材面貌长得一模一样,除了老渔夫,谁也分不出哪个是姐,哪个是妹。 一天,老渔夫一早外出捕鱼。到黄昏,两姐妹还不见父亲回来。她们来到江边等待,忽见一船像飞一样从上游驶来,从船上跳下几个浓眉暴眼的强人,把她们拖到船上,送到皇帝的宫殿里。原来是皇后病了,想听悠扬的钟声。皇帝从全国召来了许多名匠到皇宫来铸钟,可是铸了几个月都未铸成,而皇后的病却不断加重。一位游方法师,告诉皇帝要派人去到岳麓山下江边上,捉来两个身材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把她们放进炉内与铁一起熔化,钟就会铸成,皇后的病也就会好。皇帝听信了他的话,捉来了两姐妹。可怜这金仙和水仙,被送到铸作坊熔化了。说来也奇,那钟果然铸成了。将钟一敲,便发出了悠扬哀怨的声音。皇后听了,病果然也好了。 再说老渔夫回家后,不见爱女,急得风风火火。找遍了岳麓山也不见踪影。老渔夫急疯啦!他跑到湘江边,对着白茫茫的江水哭诉,还是看不见女儿的踪影。他一纵身跳进了大江。刹那间,平静的江水咆哮起来,江水漫天漫地冲进皇宫,皇帝和皇后都被淹死了,那口大钟也被卷进了波涛里。 几天后,在岳麓山的江岸边,江水里冲上一口大钟和一位老人的尸体。人们把老渔夫埋葬在岳麓山,那口大钟也安放在他的坟墓上。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在他的坟墓上长出了一株银杏树,将钟托了起来,纵横交错的树枝将钟夹得紧紧的,谁也不能再从树上把钟夺走了。 七宝梵钟的传说 相传上海古代,吴淞江江潮汹涌,经常水患人家,老百姓称这江潮为“霸王潮”。五代十国期间(907-979)吴越王钱缪是位贤君,主张“善事中华,保境安民”的治国理念。为解决“霸王潮”对老百姓的坑害,吴越王钱缪大兴水利,并在吴淞江入海口的地方,疏浚开凿了一条以吴越王姓氏命名的钱溪(现名走马塘)。
吴越王钱缪尊崇吴越之地的西晋文坛泰斗“云间二陆”的气骨,平时又好佛传经。当吴越王获悉“云间二陆”的家祠陆宝庵在吴淞江一带曾遭几次水患后,就将爱妃花了五年时间用金粉抄成的《妙法莲花经》赐予了陆氏家祠。由于吴越方言“陆”和“六”读音相同,陆宝庵与六宝庵谐音。然而佛教有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七宝,佛教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其蕴育着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珠宝中的灵物。此庵名谐音正好为六宝,吴越王觉得其内涵不够完美,于是就称《妙法莲花经》为“此乃一宝也”。吴妃道:“七宝善缘,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此乃陆宝的佛缘,菩萨的慈悲,大王的洪恩,吴越黎民的福缘也。”由此,“陆宝庵”改名“七宝寺”。
吴越王钱缪与爱妃走后,陆氏后人赶紧将金字《妙法莲花经》供奉起来。正要礼香磕头之际,来了一位游方僧人,念叨:“七宝善哉,金字《妙法莲花经》降福,天天须诵经9遍,108天后有祥云。”游方僧人说后,向金字《妙法莲花经》礼佛后离去。陆氏后人不敢怠慢,尊崇着游方僧人的教诲,天天礼佛诵经,不知不觉的到了108天。这天的拂晓,寺主被一阵洪亮而悠扬钟声惊醒,眼睛刚要睁开,一簇七彩的光芒扑面而来,隐约中见佛祖如来由天而降,并在东方有神树村的地方弘法。此时此景的寺主似乎是在梦境中,等寺主从地上站起来时,已然是日出大地了。家人见状问寺主为何匍匐拜礼?寺主曰:“游方僧人显灵了,我刚才梦见了佛主如来,并看见佛主如来飞往东方有神树的地方。”整个村落沸腾了,当天中午在寺主的带领下,一支虔诚地寻访神树村落的队伍由西向东出发了。果真不出三十里地,就见蒲汇塘畔有两株高耸的梓树映入了寻访者的眼帘。奇怪的是,此时这神树村的户主张泽正带领着家口老小几十号人在村口说是要接迎由西向东而来的贵客。二支队伍未约奇遇后才知道,张泽也有晨梦佛缘之景。从此七宝寺就在蒲汇塘畔张泽的宅地上建寺弘法了。
七宝寺在蒲汇塘畔重建开光后的七天七夜暴雨与飓风不止,河水猛涨,来势汹涌。第七天的午夜时分,天上突然划过一道金光闪电,伴以惊雷炸响,轰隆一声天上降下一物,不偏不倚正巧落在七宝教寺的寺庙大院内。与此同时,七宝教寺旁的香花浜中,也漂浮一物,直达寺门,锽然有声。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镇上的人们纷纷奔出家门,争相到塘南去观看天上降下的那尊高达丈余的铁佛,教寺山门前护寺河上,浮着一只重达近万斤的巨铜梵钟。
七宝教寺的方丈当即吩咐众人,忙将氽来的铜钟抬进了寺院。方长将铁佛落座后,准备将梵钟挂上钟楼试音时,走来一位游方高僧,他说:“请你们暂且不要使用,三天三夜后再撞钟。”说罢,对钟念念有词片刻后离去。在场的人们议论纷纷,不知何解。
游方僧人离去后,有个小沙弥好奇心切,拿起木鱼,对钟撞去,巨钟立即发出一声不同凡响的锽然之声,庄严深沉而悦耳,余音缭绕,不绝如缕,令人肃然起敬。众僧正在惊疑,只见那个方外游僧从外赶来,跌足而叹:“这口钟系以金、银、铜、铁、锡五金精英炼铸而成,集五行天地之气,避九曜之邪,五音悦耳悠长,本可声闻千里,光耀万里。如果你们三天后再敲钟,则凡我所到之处,都可闻到钟声,光耀众生。现在,我才走了20里,今后,这口钟的钟声只能传到20里方圆范围内了。可惜啊,宝钟!”说罢欲要离去。方长赶忙自责罪过,并问缘由。游方僧人曰:“此口梵钟经五金炼铸后,又经圣水滋润,至此还需三天三夜的静能,才能五行平衡,达到五音洪乐,声闻千里,光耀万里,祥照众生的梵音境界。可惜呀,要想此宝钟再次显世,除了要等一千年,还要有盛世功德。”说罢即悄然而去。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七宝寺飞来佛和氽来钟的消息传到了皇上宋真宗的耳里。宋真宗大喜,因为大中祥符元年是天庆节,传说这年有天书下降人间。皇帝下诏、赐额“七宝教寺”。从此“七宝寺”正式更名为“七宝教寺”,成为正宗的佛教禅林。此后香火日隆,寺院祥盛,当地也缘寺而日趋兴旺,便随之而得名“七宝镇”。在这里“往来息节必趋,岁时期报必赴,公私会议必集,朔望钟鼓必闻”。
同一年,七宝又有了金鸡、玉斧、玉筷的传说。从此七宝古镇就有了名副其实、世代相传的七件祥镇之宝——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
七宝传说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虽说其所具有传说的神奇色彩,但从它的内容里我们依然可以获取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比如飞来佛与氽来钟的传说,即便这件事的真实性存有问题,但也可以反映当时七宝教寺那梵音缭绕、钟磬清越的“郡东第一刹”之称的历史地位与一代名寺静谧、神秘的佛家道场气象。历史记述这些似乎不具史实意义的传闻,从神话学角度讲,却是一部难得的研究七宝历史的文献。因为,传说也是一种历史。
历史与传说大相辉映,而今传说中的预言终逢千年时,是否也要期待游方高僧再度显身七宝,使七宝成为上海最有人文意味的怀古重镇呢?遥想汉唐遗韵的七宝教寺,如今重温蒲溪塘水的滔滔旧历,金字莲花经、古明钟尚存,飞来佛、古银杏重光,金鸡、玉斧、玉筷还在无私值守着传说中的七宝祥地。
公元1008年的大中祥符元年,开创了七宝传奇的人文故事,使七宝火红了800年。而今已是公元2008年,又逢千年的盛世国度,我们拿什么来创造800年的火红胜景?寻觅七宝明钟之前的那个宋时千年传说中神奇的氽来钟吧,让历史神话再度传奇……
挪钟的传说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钟王”,这就是距离西直门只有四五里地的大钟寺大钟。这里不但有大钟,而且乡名也叫了“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乡”,它是首都八大学院的近邻。 大钟寺正名叫“觉生寺”,觉生寺有个钟楼,螺旋的梯子,站在楼上,和钟鼻子一般高,好大的钟楼,好大的钟啦。大钟寺嘛,大钟不大还称得起钟王?这口钟有多么重呢?不多不少,整整是四十三公吨半——八万七千斤,不算小了吧!觉生寺因为有了这口大钟,觉生寺三个字,反倒被人忘掉了,连老北京人都有的说不上这三个字,都顺口叫了大钟寺。大钟寺的大钟,是在这里铸的吗?不是的。是从别处挪来的,关于挪这么重的大钟,大伙儿嘴里就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又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事啦: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老怕有人会推翻他的“宝座”,他为了“消灭”民间反抗的力量,就派军师姚广孝收集了老百姓的刀啦、枪啦的武器,铸了一口重量八万七千斤的大钟,上面刻着全部“华严经”,说这样,老百姓听了钟声,就都不会反抗他啦。 这口大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沉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的河底下去啦(这地方,在现在北京西郊动物园西边一里多地,长河就是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 经过了明朝,又经过了清朝前一百多年,始终谁也没想到捞它,甚至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一口大钟。这一天,谁也说不清是哪一天,忽然有个打鱼的老汉,发现河底还埋着这么一口大钟,当时就传说开了,当然,不多的时候,也就会当做一件稀奇的事儿,传到清朝皇帝的耳朵里去啦。 清朝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给管工程的工部大官下了一道旨意,叫他们要把这口钟打河底下捞出来,挪到觉生寺,修盖一座大钟楼悬挂这口大钟。工部大官奉了皇帝的旨意,就派了一个监工员,几个管工员,带着工匠去捞钟、挪钟、挂钟。钟倒是打河底捞出来啦,挂钟也不算是什么太难的事,就是那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怎么样能够挪到五六里地以外的觉生寺去,真想不出好法子来。 夏天捞出来的钟,快过了一个秋天,还想不出挪钟的主意。工部大官就催监工员,监工员就催管工员,管工员就催工头,工头和工匠们,左想想右商量商量,也想不出好法子,真烦心透啦。到了九月天气啦,外面下着小雨,工头和工匠更愁烦啦,大伙凑起钱来,在窝棚(工棚)里喝闷酒儿。窝棚里只有一块青条石,就当做了桌子,条石的一头儿,坐着工头,工匠们围着这个石桌子坐着,从棚顶上往下漏水,漏水?还大得了挪钟,所以大伙谁也不在乎漏水不漏水了。 石桌子这头儿坐着的工头,端起酒盅来,让大伙喝酒,喝了好半天啦,工头是越喝越烦,就对石桌那一头的一个工匠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刚端起酒盅,就因为手上沾着有水,把酒盅滑倒啦,大伙儿都说:“可惜!糟踏一盅酒。”旁边一个平常不爱说话,人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推过去就行啦。”大伙谁也没理“哑巴”,仍然喝着闷酒。这当儿,忽然一个工匠蹦起来,拍着手说:“对!有啦。‘哑巴’的话有理!”大伙问他嚷什么,这个工匠说:“盅儿不就是钟,它不是挺滑吗?假如咱们打万寿寺到觉生寺,开一条浅河,放上他一二尺水,冻上了冰,把钟从冰上推过去,不就行了吗!”大伙都说有理,大伙又核计了半天,第二天,就禀报了管工员。管工员一层层地报到工部大官,工部大官叫他们赶紧平地、挖槽、放水、结冰、滑钟。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就这样打冰上滑到了觉生寺,现在那口大钟,还在那钟楼里挂着呢。 后来,有人想起这挪钟的故事来,还说:“这出主意滑钟的人,兴许就是鲁班爷。” 北京钟的传说 “九门八点一口钟”是关于北京“城钟”的民间故事。“九门”是指老北京城最高大的城门正阳门及其左右的崇文门、宣武门,还有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按老规矩,这九个城门,都应悬挂一个报钟点的“点”,当听到城中心钟鼓楼“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的钟声时,各城门就打点关闭或开启城门(“定更”后惟有西直门不关闭,为皇家运送玉泉山泉水的通道)。可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九门八点一口钟”,有八个城门挂着点,崇文门却挂着一口“城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龙生九子,各有所长,但都未成龙。龙子之一“蒲牢”善吼,但起初它却不分场合、地点,在北京城东南方乱吼乱叫。到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派“军师”姚广孝来调教“蒲牢”。姚广孝法号“道衍”,是出将入相的“大和尚”,他知道“蒲牢”的来历和特长,认为还是把它铸在钟上最合适。以钟为书,钟以载道,姚广孝曾奉永乐皇帝旨意铸了一口遍身佛经的永乐大钟,那口大钟因为钟钮上都铸满了佛经,就没有再铸成龙形钟钮。这回正好,“蒲牢”不是在京城东南方闹腾吗,就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的点摘了下来,换上铸有“蒲牢”钟钮的这口“城钟”。
说来也怪,自打崇文门换上了“蒲牢钟”后,“蒲牢”再也不乱吼乱叫了。它一心一意为京城百姓效力,发出的声音好听而又洪亮,远远超过打点的声音。“蒲牢钟”的钟声还特别能够通人情,听到钟声的人,就像有人在耳边说话一样,而且钟声“说话”的对象也是一个人一个样。“定更”的时候撞钟,人们听到的钟声,就是“关门!关门!”亮更时的钟声,就是“开门!开门!”崇文门曾是商人交税的一道关口,商人们听了,就是“交税!交税!”人们津津乐道,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专门前来崇文门聆听“蒲牢钟”钟声。恩爱夫妻来了,听到的钟声就是“甜蜜!甜蜜!”秀才们来了,听到的是“中榜!中榜!”官员们听到的是“廉洁!廉洁!”做贼心虚的贪官听了,就是“败露!败露!”勤劳的人听了,是“可敬!可敬!”懒惰的人听到的钟声是“干活!干活!”一口钟怎么能撞出这么多样的钟声呢?
老人们常说:“撞钟时许下一个心愿,这时候的祝愿最灵验!”孔子也说过:“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莫道传说是传说,往往理在传说中。
从“九门八点一口钟”的传说到钟爱生活的情结来分析,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要在多方面有利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形成。钟在这一传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历史上有“同律度量衡”的传统。钟不仅是乐器,类似它的器物造型,还引申为量器和衡器中的部分器具。因此,钟又有了“汇聚”的功能。“钟者聚也”,也引申到美好爱情,出现了“一见钟情”的成语。
丰顺的春节有哪些民俗习惯?
一、祭灶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等,在灶前烧香、点烛、燃放纸炮。
二、?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三、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四、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五、火龙闹元宵
丰顺火龙是广州梅州的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经300多年历史了。每逢新年元宵,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来看火龙表演,人们纷纷认为这是代表吉祥的活动。不只有龙,现场还有鼓乐手,和擎举着龙虾,金鱼等的人,热闹非凡。
黄河变化的原因!!!急!急!急!
一、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对于近年来黄河流域水沙量减少的原因,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主要是流域降水量偏少,特别是中游多沙地区大雨、暴雨频次偏少及量级偏小造成的,而水利水保作用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种认为是水利水保措施发挥了主要作用。
笔者认为,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况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河口—龙门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数减少了26.2%,暴雨次数减少了53.2%,而近十余年来大雨、暴雨次数减少得更多。黄河中游大部分属超渗产流地区,由于大雨、暴雨的减少,进入黄河的水量亦随之减少,同样是100毫米降雨量分为5天降下与1天降下其入黄水量将有很大差别,在这里降雨强度应起到很大作用。暴雨的减少,意味着洪峰流量的减少,其对黄土的冲蚀能力减少,沙量亦随之减少。
1997~2007年潼关平均来沙量仅为4.16亿吨,最大输沙量为1998年的6.61亿吨,最小输沙量为2006年的2.47亿吨;平均最大洪峰流量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为2004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而1996年来沙量达11.4亿吨,洪峰流量为7400立方米每秒,该年主要为黄甫川、窟野河等多沙粗沙地区普降暴雨,形成黄甫川黄甫站洪峰流量达5900立方米每秒,窟野河温家川站洪峰流量达9800立方米每秒,并形成干流龙门站洪峰流量达10600立方米每秒。而在1994年来沙量即达12.4亿吨,洪峰流量为7360立方米每秒。该年8月份河口—三门峡区间连降三次暴雨,雨区主要分布在无定河、延河、北洛河,龙门最大洪峰流量为111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两年与前述之11年枯水段仅相隔几年,其水利水保措施不会有很大改变,据此也可以说明主要是降雨强度与落区形成了该两年与1997~2007年输沙量的巨大差别。
又从系列资料中可知,2002年是陕县(三门峡)自1919年建站近90年来年径流量仅次于1928年的特枯水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区发生大暴雨仍可在该地区形成历史特大洪水和输沙量。2002年7月,河口—龙门间支流清涧河发生大暴雨,子长站24小时降雨量达274.4毫米,子长站流量达5500立方米每秒,是自1953年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峰;清涧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达2.39亿立方米和1.08亿吨,分别是水土保持治理后1970~1997年均值的1.7倍和3.4倍。
另外,1994年8月31日,北洛河也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吴旗站次暴雨量达214毫米,吴旗、刘家河、(氵状)头三站洪峰流量分别达7010立方米每秒、8030立方米每秒和6260立方米每秒,其中(氵状)头站洪峰流量系自1932年设站70余年来的最大值。
以上情况可以说明,黄河中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利水保措施对减水减沙起到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应是大雨、暴雨的发生几率及量级较前期明显减小,其中局部地区一旦发生大暴雨,则可能产生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和输沙量。
二、对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来沙量有关问题的思考
由于世界范围气候变暖,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内今后不同地区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作了研究和预估,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对黄河流域未来一个时期内的水沙变化趋势作出定性估计。由科技部、国家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于2007年编制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提到,21世纪中国年降水量将可能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将可能达到11%~17%,但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的差异较大,其中西北、东北和华南可能增加更多,而环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可能变干;未来20年中国夏季降水存在着由南涝北旱型向南旱北涝型转变的可能性。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黄河流域应属降水量增加地区。
但是,将此研究成果转化成水沙的定量值还有一定困难,鉴于此还是应以历史实测资料反映的水沙变化规律作为分析今后水沙变化的基本准则,但应考虑由于天气变暖降水量可能有所增大的因素。黄河流域水沙基本变化规律就是水沙量以丰、平、枯周期往复出现。根据这一规律,近十余年来水、来沙量的大幅度减少也应是历史周期中的一个阶段,笔者认为这个阶段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历史上黄河流域1922~1932年连续枯水枯沙段过后,即出现1933年特大洪水,陕县最大洪峰流量达22000立方米每秒,输沙量达39.1亿吨,二者都是1919年设站90年以来的最大值。1969~1975年6年连续枯水段以后,仅隔一年,1977年河口—龙门区间7月、8月间发生三次大暴雨,其中第一场暴雨造成7月6日延河流域甘谷驿站洪峰流量为9050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较1917年历史调查洪峰流量6300立方米每秒高出2800立方米每秒;潼关站出现了年输沙量达22.4亿吨的大沙年。1942~1959年,陕县站实测输沙量均值即达17.5亿吨,其中1954年为26.6亿吨,1958年为29.9亿吨,1959年为29.2亿吨。像这些大沙年连续出现的情况,在流域规划及干流骨干水库水沙系列设计时应占有一定比重。
三门峡水库1960年运用前,1919~1960年实测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在修编黄河流域规划中采用现状条件下,由于水利水保措施减沙4亿吨,2010年减沙量5亿吨,2020年减沙量6亿吨,笔者认为对这一减沙量从历史角度看可能偏于乐观,其理由如下:
一是据前面分析,目前的连续特枯沙量系列是整个黄河水沙系列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此枯沙系列主要是中游大雨、暴雨频次与量级的减少所形成,水利水保的作用居次要地位。这种减少应是气候波动的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暴雨还会增加,导致沙量也会增大。前面提到由于气候变暖,未来一段时期内黄河流域降水量可能增加,灾害性大水大沙年也有可能出现。
二是现状水利水保作用下,目前采用减沙量为4亿吨,笔者认为这4亿吨主要是干支流大、中、小型水库所拦截。据黄河流域水库淤积调查组于1994年编制的《黄河流域水库泥沙淤积调查报告》,对全流域(不包括山东省)601座大、中、小型水库淤积量调查,截止到1989年水库淤积量为108.97亿立方米,如按30年计,年均淤积量为3.63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大部分水库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说,这些水库至今已拦沙三四十年,不少水库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宁夏清水河长山头水库,总库容3.05亿立方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淤满,已完全失去防洪减淤作用,其上游的水库群目前也大部分淤满,正在除险加固加大排沙量。泾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总库容为5.11亿立方米,已淤积泥沙4亿立方米以上,防洪库容已不足,目前正加开大型溢洪道以泄洪排沙,完工后,一般洪水泥沙将全部泄往下游,不再具备防洪减淤效能。凡此种种,目前黄河上大量水库都在除险加固,措施主要是加大泄洪排沙能力,如果发生大暴雨洪水,有的水库除本次洪水泥沙排出库外,可能还将原有已拦沙量冲出一部分,入黄沙量将进一步增加。
三是水利水保措施拦截了部分沙量,但随着国家近些年各项建设的实施,人为水土流失有所加剧。据黄委水保局初步统计,全流域各项开发建设项目已达2万多个,扰动地表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弃土弃渣量达24亿吨,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5600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1.2亿吨。以上统计数据可能较粗略,但近年来矿山、铁路、公路、输汽管道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新的水土流失应是不争的事实。
三、几点认识
近年来黄河洪峰流量、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应是中游地区大雨、暴雨频度及量级减小造成的,水利水保措施对水沙的减小仅起次要作用。
目前的水沙量减小应是黄河水沙周期变化中的特枯阶段。从历史资料分析,往往一个枯水枯沙段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丰水、丰沙年或丰水丰沙系列,陕县水文站于1942~1959年曾出现连续18年平均实测输沙量达17.5亿吨的事实值得我们在选择水沙系列中予以关注。
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中应以流域内大、中、小型水库拦沙为主。由于很多水库已运用三四十年,有不少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已失去继续拦沙减淤作用;且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人为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增加,因此在流域规划中所定现状减沙4亿吨,2010年减沙5亿吨,2020年减沙6亿吨,可能偏于乐观,尚应近一步深入分析。
灵山大佛详细资料大全
灵山大佛是一个世界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无锡市灵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无锡的城市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灵山大佛 外文名称 :Grand Buddha at Ling Shan 别名 :小灵山 行政区类别 :江苏省无锡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 *** 驻地 :滨湖区新金匮路1号无锡市民中心 电话区号 :0510 邮政区码 :214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 面积 :30公顷 人口 :655.3万(2017年) 方言 :吴语-太湖片-无锡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灵山大佛、九龙灌浴、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拈花湾等 机场 :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火车站 :无锡火车站、无锡新区站、无锡东站、惠山站(无锡西站)、宜兴站 车牌代码 :苏B 佛高 :88m 佛体 :79m 莲花瓣 :9m 景区等级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际地位 :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旃檀立像 所属城市 :无锡市 所属国家 :中国 开放时间 :夏令7:00-18:00;冬令7:30-17:30 门票价格 :210元 建议游玩时长 :半天~全天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用餐 :景区内蔬食馆、五观堂、假日广场 组成部分 :灵山景区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门票预订,景点美图,大佛落成,建造过程,文化意义,大佛历史,大佛保护,大佛观赏,观赏,照壁,大佛特点,建造大事记,交通状况,乘车线路,自驾线路,周边交通,市内交通,其他事项, 大佛落成 建造过程 灵山大佛在1994年开始奠基,1997年落成开光,在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鼎力支持下建造而成。 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筹建委决定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此项工程。南京晨光集团有令人信赖的技术,并曾在建造香港天坛大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名闻海内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 灵山大佛的主要数据资料如下: 1.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2.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3.灵山大佛铸铜约725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4.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 灵山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文化意义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梵音袅袅,鼓乐交鸣,再现佛佗住世之景;信众云集,焚香顶礼,尽显我佛归心之德。开光当日,从凌晨四时起,各地信众络绎而来,自市区至马山,车流绵延二十余公里,持续近四个小时。是日,瑞霭低垂,随着轻风在大佛周围缓缓舞动,随着大法师曼妙的经声,祥云飘升,雾霭尽散,佛祖慈颜显现:双眉半弯,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闭,欲语先闻。数万信众虔诚礼拜,默许心愿,法喜盈会,尽显吉祥。大佛开光现场均原样保留,开光录相不久将循环播放,以使更多未能亲临开光现场的参拜者得以领略开光盛况,共结法缘、同沾法喜!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回顾中国的历史和佛教的历史,在每一个繁荣时代,都会出现高度文明的艺术结晶,千秋万代,历久不衰。为佛立像,成就不凡,从云岗、龙门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灵山大佛,从而在全国形成东有江苏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岗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耸峙而相呼应的格局。 灵山大佛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反映了华东这一福泽宝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祥和,也是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并象征和平与生命如青铜一样,亘古长青。 灵山胜境距无锡市区17公里,有旅游专线公路相通,位于沪宁高速公路与京沪大动脉之上,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开通的高速游艇将灵山胜境与鼋头渚、三国城、水浒城、拈花湾等新老景点在45分钟内联成一体,并有游船与苏州、湖州、杭州相通,环太湖一带从此形成更加紧凑的旅游板块。另外,大佛正面对太湖;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后面对灵山,占吉位。 大佛历史 灵山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到此,来到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印度的灵鹫山,就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并嘱大弟子窥基在这里主持开法。小灵山寺就由此逐渐发展。矗立在小灵山南麓的灵山大佛,包括莲花座在内通高为八十八米,相当于一幢三十余层楼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是中国第二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层座基,总高度达一百零一点五米。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不论游客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灵山大佛身体各部匀称适度,衣饰褶纹明快流畅、飘逸灵动,更增加了动感,使远观近瞻都十分相宜。 灵山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大佛保护 灵山大佛的佛体和莲花座全部由锡青铜板块拼装焊接,总用铜量达七百余吨。仅佛体部分(不包括莲花座)就由一千五百六十块铜壁板组成,每块铜壁板的平均面积为五平方米左右,有的铜壁板展开面积达二十多平方米,厚度却仅有七毫米左右。如此高耸的大佛,又由这么多的铜壁板拼合而成,组装时不但要确保天衣无缝,线条流畅,形象完美,整体上不歪不扭,而且对抗风、防震、避雷和耐大气腐蚀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技术难度之高和工程工作量之大显而易见。在国内诸多单位的大力协作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灵山大佛如期屹立在小灵山之巅,并于1997年11月15日正式开光,赵朴初先生提出的五方五佛格局就此形成。灵山大佛足下的莲花座,也全部用锡青铜铸成,莲花座共有四层莲瓣组成,每层二十二片莲花瓣,总计有八十八片莲花瓣。凡捐资满人民币伍百万元者,可以在其中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号。 赵朴初先生有《灵山大佛》诗赞曰:“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 大佛观赏 观赏 由于灵山大佛奇高,瞻仰或照相时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大佛座基的裙房里,特地设定两台电梯,专门送信众和游客登上莲花座,走到大佛脚前抚摸佛脚,并称之为抱佛脚。这时,人们会发现自己的身高与大佛的大姆脚趾的高度差不多,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灵山大佛的宏伟巨大。 照壁 照壁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灵山大照壁全长39.8米,最高处7.2米,规模为全国之最。灵山大照壁和灵山胜境整个地势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灵山大佛景区的整个地形犹如一张太师椅,背靠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北踏青峰,尽揽山形之美,南望太湖,一挹水色之秀,这种传统风水理论上称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地形是大吉之地,为保存这吉祥的灵气,所以造大照壁来收气,同时也通过照壁上的内容引领游客走进灵山的佛教文化历史世界。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这是关于灵山的一段历史典故。常有游客询问“灵山胜境”的由来,其实这幅图就说明了原因,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唐僧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前往江南传法,特往马山拜会长安旧交杭恽右将军,杭恽是马山人,朝中为官数载后解甲归田于马山,唐僧来到马山,感觉这里的山峰像西方的灵鹫山,就赐名小灵山,而笃信佛教的杭恽也捐出这处山田作为寺产,造了小灵山寺,从此香火代传,在小灵山刹旧址上再造大佛像后,所以这里就取名灵山胜境,一来纪念唐僧、杭恽的一段功德,二来表示这里与西天灵山的一脉相承。 灵山大照壁 游客可以在佛手前敬香、祈福,接受佛性的薰陶,表达对佛的崇敬,在宁静、祥和、清心中领悟禅机愉悦。 大佛特点 闻名遐迩的灵山大佛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哪些特殊的因缘际会。首先,大佛所在位置是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其次,灵山大佛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建造起来的,得到了中国佛教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襄助。在灵山大佛建设过程中,赵朴初先生还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到了35公里。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焊接技术,大佛的外型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庄严安详的大佛,时时刻刻都在祝福游客呢。可以说,灵山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实现这一盛举。 不知道在朝拜大佛时是否注意到――瞻仰大佛,不论走近走远,或左或右,大佛的“眼神”总跟随着,关注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佛眼”真的会“动”,难道是“佛法无边,无所不见”么?其实是雕塑家的神来之笔和建设过程中的天作之合,创造了如此神奇的效果。关于灵山大佛的神奇,在民间和游客、信众中还有许多传说,例如灵山大佛开光时的奇异瑞象、太子像开光千僧大法会时的祥瑞天气等等,如果有兴趣,不妨到灵山探个究竟。 此外,到了灵山,可别忘了去抱抱佛脚,这可是唯一能够亲近大佛的方式。常说:“摸摸佛手有福气,抱抱佛脚抱平安”,在灵山抱佛脚能给大家带去平安吉祥、福寿康乐。 建造大事记 199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实地踏勘祥符禅寺旧址。 1994年5月,江苏省人民 *** 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八十八米的灵山大佛。 1994年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无锡太湖小灵山隆重举行,近五万信众参加了这一仪式。 1994年12月24日,大佛铸造签约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1995年10月27日,祥符禅寺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暨方丈茗山大和尚升座仪式。 1996年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铜壁板安装,参加全国佛教教制工作会议的高僧大德为大佛安装举行洒净仪式。 1997年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厂浇铸现场举行灵山大佛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 1997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洒净庆典仪式。 1997年11月14日,九十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专程飞赴无锡,视察灵山大佛开光盛典准备情况。 1997年11月15日,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为大佛开光,近八万信众参加了这一庄严的仪式。 交通状况 乘车线路 上海出发:上海火车南站-无锡,然后转乘无锡到景区的交通。(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上海杨浦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上海体育场有旅游专线车直达灵山大佛,下午返回。) 市内交通:无锡火车站乘公交88、89路直达景区,票价2元,乐游线2号线无锡火车站乘坐,票价15元,途径梅园、灵山大佛、拈花湾。的士起步价10元,另外上海交通一卡通可在无锡公车上刷卡,并享受优惠。(仅供参考) 自驾线路 上海出发:市区-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太湖大道直行-右转走环湖路-左转走渔港路-沿环太湖公路至闾江口-过十里明珠堤-至灵山。 杭州出发:杭宁高速-锡宜高速-陆马公路出口-陆马公路-至灵山。 南京出发:沪宁高速-锡宜高速-陆马公路出口-陆马公路-至灵山。 周边交通 无锡本市-灵山大佛景区 从无锡火车站乘坐空调88、89路公车,票价2元,就可以直达终点站——灵山胜境。用时1.5小时左右,沿途风光秀美。 上海方向-灵山大佛景区 1.沪宁高速-无锡北互通-锡宜高速-陆区马山出口-陆马公路-灵山胜境 2.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太湖大道-梅园-马山-灵山胜境 3.从上海上沪宁高速公路-无锡东出口-太湖大道直行-右转走环湖路-左转走渔港路-沿环太湖公路至闾江口-过十里明珠堤-至灵山。 南京方向-灵山大佛景区 南京上沪宁高速-锡宜高速-陆马公路出口-陆马公路-至灵山。 杭州方向-灵山大佛景区 杭宁高速-锡宜高速-陆马公路出口-陆马公路-至灵山。 常州方向-灵山大佛景区 从常州至武进漕桥-雪堰桥-至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景区内特色旅游线推荐: 精华游程推荐:灵山大照壁-五明桥-胜境楼门-洗心池-佛足坛-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降魔-灵山梵宫-阿育王柱-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祥符禅寺-灵山大佛(佛教文化博物馆,随喜堂) 休闲游程推荐:体悟佛教文化(观大照壁-走五明桥-洗心池洗手-膜拜佛足坛-静思五智门-惊叹九龙灌浴-灵山梵宫-信步水景园林-悟降魔成道-瞻仰阿育王柱)品味素食禅茶(阿育王柱广场东(灵山蔬食馆)参与平安祈福(好运摸佛手-观百子戏弥勒-祥符禅寺觐香礼佛-瞻拜灵山大佛-平安包佛脚-随喜堂请购-朝拜万佛殿-巡游白莲池) 市内交通 (1)起点火车站 乘坐88、89路,在灵山胜境站下车(31站) 终点灵山胜境 (2)起点火车站 乘坐10路内环,在河埒口站下车(9站) 乘坐89路,在灵山胜境站下车(32站) 终点灵山胜境 (3)起点火车站 步行至无锡火车站(220米) 乘坐82路,在溪北新村站下车(5站) 步行至溪北新村站(140米) 乘坐89路,在灵山胜境站下车(30站) 终点灵山胜境 (4)起点火车站 乘坐98路,在河埒新村站下车(10站) 乘坐89路,在灵山胜境站下车(31站) 终点灵山胜境 其他事项 天气概况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30天左右。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游玩须知 注:节假日期间,9点-11点为景区入园高峰期,建议您在景区开放时间内错开高峰期入园 1.景区开放时间:7:30-17:30(冬季是17:00) 2.取票地点:景区正门右手边团队3号视窗 3.特殊人群预订标准: A.免费政策:1.2米以下免票;江苏省70周岁以上凭身份证或老人证入园免票(看吉祥颂演出需购票);现役军人凭军人证,残疾人凭残疾证,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入园 B.优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按门市价半票;无锡市30年以上教龄的老师凭证可享受门市价半价优惠省外70周岁以上90元/人(赠送五印坛城和吉祥颂演出票) 4.温馨提示: 九龙灌浴表演时间:10:00 11:30 14:45 16:45(黄金周表演增开时间:09:00 13:00) 吉祥颂演出时间:10:35 11:30 14:00 16:00 (每周周末表演增开时间:13:0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光明顶是哪个山
光明顶是昆仑山。
光明顶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地名,为中土「明教」总坛所在地,小说中位于西域「昆仑山」。光明顶在《倚天屠龙记》中位置在昆仑山,在现实中光明顶在我国的黄山。
黄山风景区,海拔高,是国内看日出日落的合适地点之一。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明朝的一个和尚在光明顶上修建了一所寺院取名叫大悲院,在大悲院的遗址上,后人又修建了一所气象站,足够高,特别适合用于预测天气,因为这里有一定的高度,所以日照时间长且阳光充足,所以直接被人称为光明顶。
黄山历史沿革介绍:
19亿年前,早元古代包括黄山在内的整个皖南处于大洋环境之中。中元古时期,华南洋壳向扬子板块俯冲,黄山南侧地壳继续沉降,同时发生海底火山喷发,黄山地区水体逐渐变浅,地表未见沉积岩层。
8亿年前,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岛山脉,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皖南成为活动性较大的下扬子海,黄山地域被淹没在海水之下,是皖南拗陷最深的地带。2亿年前,中生代三迭纪“印支地壳运动”使古扬子海变为陆地。
秦汉时期,见于文字记载隐居黄山者,唯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南朝宋元嘉年间,东国(今朝鲜)僧在黄山钵盂峰下建新罗庵,为佛教传入境内之始。黄山隋唐时期,黄山西南部浮丘峰下始建有道教宫观浮丘观、敕建九龙观、浮丘坛。唐开元十八年(731年),佛教志满法师在黄山白龙潭旁建寺院,北宋时期赠敕名祥符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