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晴下雨,气候多变和大气层有关,那么大气层是什么样的呢?

2.为什么晴朗的天气是低气压?

3.高中地理:高压控制的是晴朗天气,但是气温低才是高压,.....这个真的有点晕,求解释,谢谢!

4.用地理知识描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天晴下雨,气候多变和大气层有关,那么大气层是什么样的呢?

天气晴是什么原理地理_晴天天气现象

根据大气的特点分为了不同的层面,从低到高排列分别是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经常会出现天气变化。

平流层 : 平流层是从对流层顶到约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整体相对平稳一些,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光线比较好,能见度很高,各种鸟类也是飞不上来的。

中间层 :中间层是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电离层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

散逸层 :散佚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1.维护水圈的循环

地球上一切生物物种都必需要依托水才干良性生活,大气层浸透着地球每天阳光蒸发的气态水,并能以下雨或下雪和早上大雾的方式回归到地球上,能确保地球水圈的循环,能完成生物圈及时补充水分,有利于生物圈的良性生活。

2.维护地表氧气的过度

在大气层围封的作用下,由陆地和动物圈每天分发出来的氧气,不能散出外层空间,坚持过度氧气在地球表层,有助于生物圈供氧生活。

3.对太阳热辐射起盾牌作用

太阳光的紫外线热辐射非常猛烈,大气层能对其起盾牌作用,能将阳光紫外线辐射降低到地球生物圈生活顺应性范围,有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长。

4.确保液态水体(陆地)的波动性

在大气层围封作用下,能坚持着地球地表液态水体的波动性,确保陆地、江河、湖泊等液态水体的存量,有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活。

5.起到维护地表环境波动性的作用

根据地理学家鉴测表明,大气层每天会有约为36千吨来自太空的物质进入,通常都是些小石块、中石块和大石块的状况,但还间歇会有巨石块或小行星进入的状况发作,当巨石块或小行星进入时,假如没有大气层对其发生摩擦别离变少之作用,而间接撞到地球地表上,将会毁坏地表生活环境的波动性。

为什么晴朗的天气是低气压?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气压分布不均匀,空气就要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因此某地区的气压高,该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地区流出。高气压地区上方的空气就要下降。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高处空气下降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凝结物就蒸发消散。

所以,高气压中心地区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如果某地区的气压低,周围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该地区流入,结果使该地区的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因所受的压强减小而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以,低气压中心地区常常是阴雨天。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

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在3000M范围内,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Hg,大约133Pa。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低气压天气

高中地理:高压控制的是晴朗天气,但是气温低才是高压,.....这个真的有点晕,求解释,谢谢!

晴朗天气和气温没有必然联系. 热带雨林地区整天阴雨连连, 空气湿度大,气压低. 青藏高原气温很低, 但经常晴空万里.

气温低, 空气较重下降聚集, 形成高压, 这样空气容易向周围的低压流动, 所以温度高的湿气不容易入侵, 从而形成晴朗天气.

气温高, 空气较轻向上流动, 地面空气稀薄形成低压, 带动大量水汽向上流动, 在天空遇冷凝结成水汽,所以不容易出现晴朗天气.

用地理知识描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气候炎热,空气中的气压很大,白天阳光照射地面时,空气遇热上升产生局地对流,就会在小范围内形成小片积雨云,导致片区降雨;而晚上气温相对降低,空气变冷下降时也会产生局地对流。局地对流只在小范围内产生,积雨云往往只覆盖几百米。所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