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年我用过的收音机日志

2.将赵本山的徒弟赶下台的邹德江,现在他怎样了?

那年我用过的收音机日志

单田芳天气预报_单田芳天气预报词

晚饭后,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亮晶晶的星儿,像宝石似的,镶嵌在辽阔无垠的夜空。我习惯于一个人闲庭信步在小区外的世纪大道,看五光十色的霓虹闪烁,任怡人的春风吹拂面颊,享受着现代人悠闲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散步的日子似乎什么都可以想,什么又都可以不想。一路上,到处都能见到散步的人群,以及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广场舞的场面,我不由得发出感叹:现在的人的生活节奏真是今非昔比啊!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呀,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忽而从不远处传来了熟悉而又悦耳动听的歌声,循声望去,见一老者手握一只袖珍收音机正迎面向我走来。见此情景,我的灵魂一下子受到了触动,仿佛又见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曾经拥有过的并给我带来命运转折的“蝴蝶” 牌收音机。

 高中毕业那年,我的英语单科成绩严重掉队,导致第一年高考与大学失之交臂。那段日子里,我一直很失落,终日无精打。面临前途一片渺茫,无助的我是多么渴望英语成绩能够上一个台阶,有朝一日圆我上大学的梦想啊!

 高考落榜后,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我无奈选择了合同制教师这个职业。在代课的那些日子,我始终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但苦于没人辅导,进步总是不大,前途依然一片渺茫,内心迫切地希望能通过电波等有声教学的,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够助一臂之力。

 那时,收音机一直是连接中央和人民的重要工具,各种新闻和最新指示都通过收音机传向全国,是人们真正的“精神食粮”。大年三十晚上欢度春节,上百号人围坐在一台收音机旁,收听中央台的春节联欢节目,就是最好的享受,不亚于现在老百姓看春晚的心情。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流行着一个词,叫“三转一响”,这是嫁妆的'最高标准,那“一响”指的便是收音机。那时,一般普通人家的家庭能拥有一台收音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有一天深夜,月光如洗,稀稀朗朗的星星在空中眨巴着眼睛,偶尔能听到一两声狗吠的声音,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而我偏偏就没有一丁点睡意,隐隐约约从邻居家传来了收音机里英语对话的声音。我猜想,邻居家主人早已经睡着,忘记了关掉收音机吧。出于对英语学习的如饥似渴,我一骨碌爬了起来,蹑手蹑脚走到巷口侧耳细听,足足站了有两个小时,直至电台休息为止,但我仍然不觉得有什么睡意,早已被收音机里的英语对话陶醉了。打那以后,我心里就一直痒痒的,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真正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收音机。但这样的梦想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奢望?!

 终于有一天,我来了个先斩后奏,在未征得父母亲同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用平时积攒下来的35元钱,去县城兴致勃勃地买回了一台上海生产的“蝴蝶” 牌台式收音机。刚刚买到家,还未来得及欣赏,就遭到了舅舅等人严厉的责怪,说我不懂得把钱集聚起来,留着将来建房子娶媳妇之用,买那玩意儿有啥用之类的话……任凭他们如何说落,我都不予理睬,反正我是“张飞吃秤砣——铁了心”,绝对不会退回去的。其实,他们哪里会知道我执意买收音机的良苦用心啊?

 有了收音机,我似乎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收音机里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单田芳的《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一下子把我带到了一个英雄的世界。那时,我还喜欢听连播和广播剧等节目,收音机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逢休息日,我经常把收音机带到田间地头,一边帮父母干些农活,一边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播音员那悦耳动听的声音在一直在旷野里回荡。尽管讲述的都是与自己生活大相径庭的故事,却我仍能从中嗅到一丝泥土的芬芳,温馨而又充实。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一份感动盈盈在心。

 那些日子,每当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而我还一直在坚持通过电台收听到有关英文方面的节目。天长日久,我逐渐对英语口语能力有了感性的认识和提高,同时也对自己日后重返校园继续补习迎接高考坚定了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参加高考,我的英语成绩居然得了分(连同附加题总分110分),令老师和同学投以赞叹与羡慕的目光,也就是那年我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圆了我人生的梦想。

 父亲在世的时候,他一直爱听收音机。自从我上了大学以后,收音机自然便成了父亲的忠实伙伴,他每天早晨天不亮,就会打开收音机,收听当天的新闻、天气预报和刘兰芳的评书等,白天去田间劳动,收音机也一直伴随着他。父亲逢人便讲我和收音机的故事,每当在亲戚朋友面前提起他的儿子,他的脸上总是挂着骄傲的笑容。

 那年,母亲病重住院,心情烦躁,空荡荡的房间里是满满的消毒水的味道。母亲每天唉声叹气,嚷嚷着要出院,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突然,我想到了我的收音机,母亲爱听戏曲,我每天给她调好频道,让她安静地听上一段。母亲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上有了些许的安逸。很快的,母亲康复出院,她和父亲经常会因为听戏还是听新闻,上演着家庭内的一出出的小闹剧,那年,我的收音机成了家庭的调节剂,也让我的家里偶尔有点闹,偶尔有点笑,让生活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每年的寒暑,我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捧起我那心爱的收音机把弄它,依然是那样爱不释手。

 之后的若干年,历经几次搬迁,免不了需要处理一些旧的不需要用的东西,别的东西都可以毫不吝啬地丢弃,唯独那台收音机我把它视为珍宝,一直保留到至今,尽管它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诸如mp3播放器、mp4播放器、随身听、车载收音机、看戏机、播放器、唱戏机、广场舞机等电子产品铺天盖地,传统的收音机似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依旧对它情有独钟,这不仅仅是念旧,而且是留念它曾带给我的快乐时光。如今,这份快乐在我的心田仍占有一隅之地,每次回忆起,犹如石落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平日里,走在马路上,每当看到老人们手里提着或者口袋里装着的袖珍收音机,一边踱步一边听着新闻、音乐等,那份悠闲惬意,就令我很是羡慕。

 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相比于现在的电子产品,收音机的好处多着呢,一是辐射小,对人体无伤害;二是不需用流量,节省费用,等等。尽管传统的收音机早已被智能手机所代替,信息传递比收音机时代快好多倍,但我还是一如既往,钟情于它——那年,我用过的收音机,因为它曾经陪伴我度过了高考前一个个漫漫长夜。如果没有它,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每当开车行驶在上下班途中,听到车载收音机里广播员那洪亮的声音,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它。我们在感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知足常乐,要学会感恩,且行且珍惜。感恩有它的一路相伴,曾经陪伴我迎来了人生的春天;感恩生活赐予我的一切,让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那年,我用过的收音机,承载了我曾经的梦想,它是我的快乐伙伴,它是我梦想的摇篮,它带给了我人生中最丰盛的精神大餐,它是历史变迁的记录仪……

 岁月如水,时过境迁。真想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地方,手捧着曾经心爱的收音机尽情地把玩,再次寻找它曾经带给我的快乐时光。

将赵本山的徒弟赶下台的邹德江,现在他怎样了?

邹德江,可能提起这个人大家不是特别熟悉,因为他已经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很多年了。

邹德江是谁?

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的邹德江,从小就喜欢听评书。

那个时代有听评书这个消遣已经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了,所以邹德江每次听得都十分用心,他记性又好,基本上是听上一遍内容就记得七七八八了,有着这样的天赋,又喜欢传统的艺术形式,可能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他会走上相声和主持人这条路。

学成之后,他凭着模仿单田芳老先生的声音播报天气预报,被观众熟知,连单田芳老师本人都被他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他说:“模仿我的人很多,但是模仿的这么像的只有邹德江了。”

1995年,邹德江进入央视在《曲苑杂坛》栏目系列节目中大放异彩。之后也是成为央视的主持人,主持了3年央视名牌栏目《周末喜相逢》,在2005年还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

邹德江将赵本山的徒弟赶下台!

2004年,那年央视举办了一个相声小品大赛,邹德江是当时的主持人,赵本山是比赛评委,而在节目中,赵本山的徒弟张小飞夫妇参加了比赛。

两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张小飞只是配合妻子的客串,做了一些不雅的动作,还解开了自己的上衣,可能是为了把握节目质量,邹德江没等节目结束,就开口打断了他们:“现在的天气那么低,两位还是赶快把衣服穿好吧!”

就这样张小飞被赶下台,当时坐在评委席的赵本山有些不舒服了。

不久之后邹德江就被央视辞退了,不再担任央视的节目主持人。

如今邹德江过得怎么样?

现在的邹德江已经54岁了,虽然依旧是那个容颜,但是却难掩岁月的沧桑。

离开央视之后的邹德江,也没有选择说相声,也没继续主持,而是选择了再次转行,成为了一个剧演员,参演了一些电视作品,但是反响平平。

如今邹德江为了维持生计经常接一些商演,从一位央视主持人,到街头商演,个中滋味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