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在8月初到三峡旅游,不知道这个时间段的天气如何,温度是否适宜?

2.宜昌适合养什么花,市花和市树是什么

3.有关宜昌的数据

我想在8月初到三峡旅游,不知道这个时间段的天气如何,温度是否适宜?

宜昌历史天气统计表_2019年宜昌天气

八月初来三峡一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段时间,三峡进入暑期,每天气温在24至36度之间,最高气温38度,比起武汉、重庆来,要凉爽一些,人不会感到特别难受。天气以晴为主,间或有短时大雨。如果有大雨或暴雨,一般发生在下午四点钟以后,半个小时也就结束了。这段时间因度过了夏初的梅雨期,一般不会有连阴雨。三峡游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游三峡峡谷,看三峡的自然风光。以船为交通工具,可以领略“船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一般是在宜昌找个旅行社,加入某个团队(每天都有团队出发)。在宜昌上船,途经葛洲坝、西陵峡、三峡大坝、巫峡、瞿塘峡,终点到达奉节,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备托孤的地方。然后返回或西上重庆。若想去神农架,那得在中途巴东下船。二是观三峡工程、看三峡大坝。三峡工程雄奇壮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人来参观,老外特别多,由此使来宜昌市旅游的外国人的数量超过了省会城市武汉。宜昌市各旅行社都有这项业务,外地人来看三峡大坝十分方便。行程是上午从宜昌市出发,一个小时车程到达三峡坝头,可去坝顶看气势磅礴的长江泄洪,可登山去坛子岭看三峡工程全貌,将五级船闸、三峡大坝及坝前第一城——秭归县城、长江第一岩——黄牛岩尽收眼底。晚上用餐后,可以观看我国最大的民俗剧《盛世峡江》的演出。以三峡大坝为背景的大型露天剧场,场面宏伟硕大,其空中吊物(人)就启用了六台施工所用的大型塔吊,令人叹为观止。三是宜昌市内游和周边游。宜昌地处西陵峡口,伴随50公里半径内葛洲坝、三峡和清江上的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工程的建成,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电都,又是土家族聚居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现代化建设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宜昌还是三国古战场,众多的历史古迹可供人凭吊。在追寻前人足迹轶事的同时,可以到附近的柴埠溪、三峡人家、车溪看看呀,相信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会让你流连忘返。说了这么多,不免挂一漏万,还是与你的朋友一起来三峡玩玩吧,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多多、不虚此行。

宜昌适合养什么花,市花和市树是什么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该气候环境下适合养的植物有很多,例如迎春花、月季、美人蕉、四季海棠、金光菊、桂花、金鱼草、芍药、非洲菊、郁金香、马兰花、落新妇、杜鹃、松果菊、蛇鞭菊、千屈菜、大丽花、牵牛花、八仙花、茶梅、腊梅、山茶、朱顶红、九里香、金边瑞香、一叶兰、百合、萱草、薰衣草、紫薇等。

一、宜昌的气候特点

宜昌处在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年平均降水量1215.6毫米,平均气温16.9℃,年平均辐射量100.7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538~1883小时,无霜期250-300天。

二、宜昌适合养什么花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利于植物生长,适合栽培的花卉品种有很多种。例如迎春花、月季、美人蕉、四季海棠、金光菊、桂花、金鱼草、芍药、非洲菊、郁金香、马兰花、落新妇、杜鹃、松果菊、蛇鞭菊、千屈菜、大丽花、牵牛花、八仙花、茶梅、腊梅、山茶、朱顶红、九里香、金边瑞香、一叶兰、石蒜、萱草、薰衣草、鸢尾、紫薇、樱花、凤仙花、百合、合欢、玉兰、含笑、瓜叶菊、三色堇、紫荆、红叶李、美女樱、风铃草、扶桑、六月雪、紫藤、凤尾兰、梅花、太阳花、竹芋等。不管是地栽还是盆栽,遇到恶劣天气都要人工干预,保证植物旺盛生长。

三、宜昌的市花和市树是什么

宜昌的市花是百合和腊梅,市树是栾树和橘树。宜昌的百合驰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所以被选为市花。腊梅栽培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寓意美好,也深受喜爱。栾树和橘树在宜昌较为常见,是常见的行道树,绿化树种。

有关宜昌的数据

地理位置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历史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4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4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区。1996年7月30日,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

地质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考察了三峡地区地质地貌后,完成《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而成为一代宗师,引起世界地质学界深厚兴趣的保持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市内的西陵峡。地层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领域享有盛名。李四光教授1924年建立的三峡震旦系剖面,创立了震旦系这一地层单位,为国际地质界所认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富齐全,被认为是中国奥陶系的典型剖面;王家湾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是国际上已知的3个最好的这种剖面之一。宜昌市城区无大断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城区地震烈度未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扬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的轮廓是,地域内中、北部为黄陵背斜,东边有当阳盆地,西边为秭归盆地,南边为长阳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边为五峰向斜,西北边为神农架背斜,北侧为台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为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宜昌市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的西部,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左右。不少山脉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7米,为全市最高峰。山区有许多峡谷,有的雄奇险峻,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有的幽深秀丽,曲折迂回。长江、清江、香溪河、黄柏河流域都有这种峡谷,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就是其中之一。中部丘陵处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低山或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高阶地经长期风化、剥蚀和切割而成,海拔100米~500米,坡度5度~25度,占总面积的21%,分布在远安、宜都、夷陵的东部和当阳北部。东部平原位于江汉平原西缘,海拔在100米以下,枝江的杨林湖海拔35米,为全市的最低点。占总面积的10%,分布在枝江、当阳东南部、城区东南部和宜都、远安沿长江、清江下游两岸、沮漳河流域谷地两侧。此外,全市岩溶地形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种多样,有不少地方山奇、石美、洞异、水秀,是旅游的好地方.

行政

宜昌市现辖5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5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猇亭区),共有25个乡、62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

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一是冬冷现象明显,中断了自1986年以来的持续暖冬。冬季(1~2月)气温明显偏低,雨雪量偏多,2月上中旬出现明显雨雪、低温、冰冻灾害。与1964年、1969年、1974年、1984年冷冬相似,是1986年以来冬季气温最低的一年。二是春季气温变化剧烈。3月11~12日出现暴雪、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达15.4℃,其强度居历史同期第一。4月上旬气温突增,极端最高气温达31℃~33℃,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三是强对流天气来得早,局地突发性天气时有发生。2~9月,共出现20次暴雨,10次局地冰雹,12次局地大风、4次雷雨大风、3次冰雹大风。四是全市范围降水总量偏少。3~7月初全市大部分地方总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4~9成(仅五峰偏少2成)。五是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7月9~10日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9日8时至11日8时过程降水70毫米~147毫米,秭归、三峡坝区、市城区、五峰、夷陵区、长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全年平均气温半高山五峰为14.8℃,其余各地区为16.5℃~17.4℃,一致偏高0.2℃~0.8℃。从时间分布看,全年有2月下旬到3月上旬、3月下旬到7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11月4个气温偏高时段。其中3月下旬到7月中旬连续11旬气温偏高,属历史罕见。全年有1月下旬到2月中旬、8月中下旬、12月上中旬3个气温偏低时段。

年降雨量及雨日:全年降雨量727毫米~1264毫米,普遍偏少2~4成。全年总雨日为111~149天,普遍偏少10~21天。暴雨日数1~4天,宜都暴雨日数最多,为4天,其他地区1~3天。2月中旬、7上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降水量明显偏多;4月中旬到6月下旬、9月下旬到10月上旬、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11月下旬12月下旬降水明显偏少

年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为1261~1745小时,普遍偏少50~320小时。1月上旬到2月中旬、5月上旬到6上旬、7月下旬到9月上旬日照时数明显偏少。3月上旬、4月、9月中旬日照时数偏多。

年极端最高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36.8℃~40.8℃,出现在7月初。

年极端最低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6.2℃~-3.1℃,出现在12月18日。

大风日数:枝江市出现2次大风,宜昌城区、当阳市、秭归、五峰、远安出现1次大风。

冰雹日数:4~9月,兴山、秭归、夷陵、远安、宜昌城区等地共出现冰雹10次左右,兴山、五峰、夷陵出现3次或3次以上。

土地人口

土 地

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184917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11%;建设用地113148.93公顷,占5.3%;未利用地160376.6公顷,占7.59%。农用地中,耕地352783.67公顷,园地88670.53公顷,林地1280580.93公顷,牧草地3110.52公顷,农田水利等其他农用地124029.54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2663.8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915.3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569.67公顷。

人 口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3987782人,比2004年3985165人增加2617人,增长率0.07%。总人口中,男性为2052951人,占51.48%;女性为1934831人,占48.52%,性别比为100∶106。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399299户,比2004年总户数1368366户增加30933户,增长率2.21%,平均每户人数为3人。2005年,全市出生24085人,出生率为6.04‰,比2004年26739人下降0.67‰;死亡20932人,死亡率为5.25‰,比2004年24562人下降0.91‰;自然增长人口3153人,自然增长率为0.79‰,比2004年0.55‰增加0.24‰。

2005年共清理漏登户口2315人、无户口人员840人,手持迁移证的201人。

2005年,全市迁出人口37444人,迁入人口34043人,机械增长率为-0.85‰。

全市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出生人口小于死亡人数,出现自然负增长。远安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525人,秭归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254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133人,枝江市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324人。二是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主要是参军入伍、学生外出读书迁出,而回乡入户的人数极少。远安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635人,秭归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1455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2149人,当阳市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2917人,枝江市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1366人;三是移民外迁,兴山整地、退耕还林共迁出60户226人,主要迁往重庆市、湖北省监利等地。